UC Berkeley非监督学习--Latent Variable Models -- VAE(潜变量模型--VAE)

Luna
Written by Luna on

    翻译整理一下UC Berkeley非监督学习的课程。这篇翻译第四讲Latent Variable Models – VAE

    这个课程总共十二讲,官方链接:

https://sites.google.com/view/berkeley-cs294-158-sp20/home

    目前已整理过:

        Lecture 1:UC Berkeley非监督学习–介绍

        Lecture 2:UC Berkeley非监督学习–自回归模型

        Lecture 3:UC Berkeley非监督学习–流模型(Flow Models)

        Lecture 7:自监督学习(Self Supervised Learning)

    之前的自回归模型是这样生成的,有了x1之后,生成x2,两个都有了之后生成x3。这样的依赖关系,让生成图片特别慢,要生成一个28*28的图片,就得把模型跑28*28次。

    流模型虽然也用了潜变量来生成,但是流模型的潜变量和样本变量是一对一的,也就是说要生成的图片有多大,那么潜变量就得有多大。潜变量在流模型中不是一个更抽象的存在。这一讲中的研究,就会用更抽象的潜变量来生成,如果要生成一个超级大的图,不一定需要一个很大的潜变量。

    下面这种图,其实可以被简短的语言描述,三只柯基,每只是什么颜色,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征,背景是什么样子的,有些什么,通常你把这些信息告诉一个画家,画家便可以为你创作出一幅画来。因此生成图,其实并不一定需要一个和图差不多大小的潜变量,一个很小的向量,也许就可以。

    理论上,潜变量是可以有明确的意义的,比如你通过潜变量来生成人像图,向量第一个值可以代表发色,第二个值代表眼睛的大小,第三个值代表肤色,总之可以让潜变量中的每个值有明确的意义,使得图像生成可以随人心所欲。虽然现在主流生成模型很少去定义潜变量的意义,但这种生成方式正被积极研究。

    接下来这一篇,都在讲怎么基于潜变量,生成样本。       

    若z中的每个值都服从伯努利分布,那么p(x|z)实质上也是服从伯努利分布。

    这篇讨论的内容包括:

   1. 采样/生成:

    2.  模型评估,极大似然函数:

上面的公式就是训练目标。

   3. 数据表现(representation):

    样本转换为计算机更容易理解的抽象表达。

模型训练

    模型训练的目标:

    分两种情况:

    一种情况是z的可取值就那么几个,几十个或者几百个,总之不算多,比如下面这种情况,z只有三种可能,且每种可能发生的概率是三分之一:

    假设p(x|z)服从多元高斯分布(Multivariate Gaussian Distribution),那么则有如下训练目标:

    看一个可以用以上方法解的实例:

    通过对训练数据的观察,很容易发现样本集分三个群,有遵循高斯分布的感觉,不过这个图画得不特别明显,可以点再细些,看看是不是每个群离中心点越远,样本越稀疏。如果用上面的假设来训练,最后可以很好地生成类似的样本分布图。当然也可以做其他假设,可以尝试不同假设,然后取效果最好的那个使用。

    第二种情况是如果z可以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值呢?

    一种方法是可以采用对z进行采样。z的概率就由采样的状况决定了。但这种方式有一个很大的缺点,如果z的可能性太多,那么z的采样效率会很低很低,比如z是一个长度为100的二值向量,那么z就有2的100次方个可能性,如果对z进行全域均匀采样,每个样本x匹配到对应的z的概率就是2的一百次方分之一。 就现在的计算能力来看,就是没什么可能能让样本x匹配到对应的z。

    毫无疑问,均匀采样是不可行的,那么要怎么采样呢?接下来了解一下重要性采样(Importance Sampling)。

    如果z服从pz分布,那么函数f(z)的期望值如何计算:

    计算这个可能会有两个问题,一个问题是pz这个分布过于特殊或者复杂,或者其他什么原因,让你没有办法正常采样。另一个问题是说z的可能性太多,一般的采样方式效率非常非常低,采样出来的z可以提供的信息非常少。这篇遇到的是第二个问题。

  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可以进行一些转换:

既然在分布pz上采样不可行,那么自然要找到适合采样的分布q,那么f(z)的期望值(z服从pz)问题则转换成了求(pz(z)/q(z))f(z)的期望值,z服从q分布。  

    那么训练目标也更新了:

    现在的问题在于,如何求这个分布q。理论上,可以如下方式求:

    但分母恰是我们本来要求的问题。所以这个方法不可行。求精确的不行,那么求个大概也许可行,比如可以假设q(z)服从高斯分布:

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求这个高斯分布的参数,使得q(z)尽可能接近:

但是这个方法呢,也有一个问题,就是对每个样本都得求它对应的z的q分布。而过程又是一致的。因此,可不可以直接交给神经网络来呢?与其对每个样本都来求一次它对应的z的分布,不如求一个一般的神经网络,使得输入样本后便能输出对应的z的分布。

Amortized formulation:

(PS:终于绕到这个公式了,以前觉得理所应当就应该这样的,没想到原来是这么九曲回肠地绕过来的。)

如上图所示,生成模型实实在在想做的事情是图中实线所示的事情,但是为了求得能完成实线功能的模型,得把实现虚线功能的模型也求了。

Importance Weighted AutoEncoder (IWAE)

目标是最大化:

而因为z的采样问题,同时需要最小化

所以要做的就是最大化公式一减去公式二的值

定义wi和Lk如下:

log是凸函数,根据Jensen不等式,先log再期望小于等于先期望再log。

    有研究人员在2015年证明,Lk是一直小于等于logp(x)的,k的数值越大,越接近logp(x),当k趋近于正无穷时,Lk = logp(x)。

证明如下:

Variational Lower Bound (VLB)/ Evidence Lower Bound (ELBO)

以上推理过程如果想把不等式转换成等式,那么不能单单只优化θ,还得优化Φ,反复不断优化θ和Φ,获得更好的q分布和p分布。当q是最佳时:

再有一种写法:

在上面的写法中,如果q不是最佳,那么求得的期望值就会小于等于logp(x)。那么差多少呢?

这种写法和上面那种就是多了后面KL散度的部分,第一种写法我们知道期望值与logp(x)有差,这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知道差的就是KL散度部分。当KL散度求值结果为0时,那么logp(x)就和后面的期望值一致了。

而在优化的过程中,KL散度是不需要被考虑的,VLB的部分才是需要计算的:

优化算法可以用梯度下降的方式,那么首先我们得求梯度:

课程中介绍了两种方式,这里我们还参考了另外一个课程[3],和一篇博客[4],首先,当我们要微分的变量存在于分布中时,我们用likelihood ratio gradient estimator:

当我们要微分的变量存在于待求的期望的函数中时,我们用pathwise derivative:

关于likelihood ratio gradient estimator可以看参考[4],这里就贴一下推导公式:

上面公式是我们要求梯度的函数,而现实实验中,我们通常没有办法直接得到分布函数,能得到的是一堆样本,因此:

梯度公式的求导过程如下:

likelihood ratio gradient estimator在绝大多数场景中都可以使用,而pathwise derivative在一些场景中效果会比likelihood ratio gradient estimator好很多,即使只有极小量数据也能取得好的结果。

    我们要用的其实是θ,但要得到好的θ,得同时交叉优化Φ。

极大似然估计(likelihood ratio):

pathwise derivative (这个方法是有前提的,q得遵循高斯分布,p也是,但两个是不一样的参数):

来看VAE的生成数字的效果图:

VAE是将概率图模型的思想和AE(Auto Encoder)的结合体。[6]

接下来看几个典型的VAE模型的变种:

  1.  VQ-VAE

**发表于2017年,几乎没有被关注,大家的注意力都在GAN那里。直到两年后第二篇文章发表,效果非常好,两篇文章才引起了关注。

这个算法就不细讲了,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参考[5]和论文原文,上图中带箭头的线条,蓝色是推理,红色是反向传播。损失函数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是Straight-Through Estimator,前向传播时,sg符号无用,忽略掉即可,反向传播时,sg标记的部分不进行调整,保持不变。

VQ-VAE重建图片的能力如上图所示,左边是原图,右边是重构的图片。

VQ-VAE图像生成的效果,如上图所示。

2. VQ-VAE 2.0

这里就直接摘参考[5]的文字描述了:

    “这是VQ-VAE的升级版, 可以生成非常清晰的高分辨率图片。主要变化就是把VQ-VAE的encoder和decoder进行了分层, bottom层对local feature进行建模, top层对global feature进行建模; 为了让top层能更有效地提取global信息, 在网络中加入了self attention。除此之外, 在prior上进行采样的时候, 考虑到autoregressive的sample会累积误差, 即如果x1出现了一点误差, 那么x2|x1的误差会更大, 因此加入了rejection sampling, 即生成某类的图片后, 通过一个classifier判断一下生成的图片像不像这个类的sample, 如果不像就弃掉. 文章效果很惊艳, 但是理论上没有特别大的改进。”

那接下来看看惊艳的效果:

​ 可以和BigGAN比了,右边的图是BigGAN生成的,左边的是VQ-VAE生成的。可以发现,左边的图其实更多样化一点。


3. z和decoder

​ 到目前为止,所用的decoder都特别简单(p(x|z)遵循的分布都是简单的),因此没有办法携带大量信息,基本上有用的信息都会压缩到潜变量z里。

    前面推导过:

因此:

VLB最大可以是logp(x),如果KL部分是0。

如果p(x|z) = pdata(x),则有:

这个时候,训练模型q(z|x)会去接近p(z),那么z中就没有什么有用信息了。p(x|z) = pdata(x)要怎么做到呢?即decoder包含了所有信息。因此,如果z中信息越少,decoder越强大,信息越多,那么VLB越接近理想值。因此许多工作都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了,但是这样的话,就没有办法很好地进行生成了。这个问题在许多工作中有被描述:
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需要弱化decoder:

其中,第二个是VLAE,这个方法是想让z去掌握全局信息,而decoder去掌握细节信息,decoder用的是浅层PixelCNN,适合挖掘局部细节信息。但也有很多方法想让z不仅掌握粗粒度的全局信息,还想让他表达细节,这里是一些动态训练的方法:

4. Disentanglement: Beta VAE

​ 与VAE不同的地方就是损失函数KL散度那部分,前面加了一个beta,当beta是1的时候,就是标准的VAE,当beta大于1的时候,z的信息丰富度会降低,但是解纠缠的能力会提高。解纠缠的能力可以理解为representation的能力,即z中的值可以表达特定的意义的能力,比如生成人脸,我们会希望z中的值有特定意义,比如脸的宽度,眼睛的大小等,这样可以通过调整z中某个值来变化人脸的局部特征。当beta变大时,会让训练出来的结果更趋近于高斯分布,而每个高斯分布的参数又相互独立,因此可以更好的解纠缠。下图就展现了,用这种方法训练出的可以通过调整z中的值来生成不同肤色,年龄,性别的人像的模型。

其他

1. Variational Dequantization (Flow++)

    在训练这类模型的时候,有一个问题,就是图像数据(像素值,0-255)是离散数据,而我们要输出的概率密度函数,是连续的。如果不对数据进行处理,那么出来的结果可能是整数点上的概率密度值都很高(比如3,78,255),但是他们周边就很低(比如3.1,77.9,244.7),因此需要对输入的数据做一些处理,这个处理叫解量化(Dequantization)。也有其他一些方法,比如Uniform Dequantization:

但由于VAE会用Jensen’s inequality做一个近似转换,这样一来,噪音项又被消掉了。所以不管用。

还有一种方法是,flow++中的Variational Dequantization:

添加一个可训练的噪音项,效果如下图:

2. Mutual Information Estimation 

    互信息(Mutual Information):

​ 首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信息熵,可以参考Cross Entropy Loss,H(X)是X的信息熵(信息量的期望值,即表达这个事件需要的编码的位数的期望值):

可以发现,互信息可以用来表达两个变量的依赖程度。

互信息的应用场景:

这些可能之后会提到。VAE中会用到的是,计算z和x的互信息值:

第三行(logp(z x)-logq(z x))构成KL散度。为了提高z和x的相关度,我们需要做的是最大化公式最后一行的内容。

声明:文中所有图片和原理均来自课程和参考。同时所有参考都是推荐扩展阅读的内容。

参考:

[1] Jeremy Zhang, Importance Sampling Introduction, 2019

[2] Bo’s Blog,Importance Weighted Autoencoders and Jackknife Methods,2019

[3] Katerina Fragkiadaki, ‘Pathwise derivatives, DDPG, Multigoal RL’, i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Control, Carnegie Mellon

[4] Timvieira, The likelihood-ratio gradient,Graduate Descent,2019,https://timvieira.github.io/blog/post/2019/04/20/the-likelihood-ratio-gradient/

[5] Elijha,VQ-VAE解读,知乎,2019

[6] 大象, VAE系解纠缠:从VAE到βVAE,再到β-TCVAE, 知乎,2019

 

Comments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